1)第8章 大学士徐溥_泱泱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治五年,对于所有的大明人来说这个这个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平静。

  这一年份对于生活在弘治年份的大明人来说,这一年先是他们的太子语出惊人,然后便是权倾一时的大学士刘吉突然辞官致仕。大明官场上一时间波涛汹涌。

  而对于一千年后的大明人来说弘治五年是大明历史上最辉煌时代的开端,孝庙皇帝以及弘治五年成为大明内阁首辅的徐溥这对君臣为后来的正德大改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亲手拉开了辉煌时代的大幕。如果说正德大改制是辉煌时代的高潮的话那么弘治五年的徐溥为政便是便是辉煌时代的开端。

  ——————

  入秋的八月对于大学士徐溥来说这个月份并不是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子平静。先是首辅刘吉和皇帝突然闹起了矛盾,然后便是京师中不知道怎么的冒出来了一股流言说刘大人已经失去了圣眷了,不久就会丢官罢职。首先作为一个资深的官场老油条来说这种谣言是万万不能够信的,可是就在刘大人和陛下吵了架后的第三天,刘大人的独子就带着刘大人请求致仕的奏疏来到了内阁。当时看着这本辞职的奏疏,徐溥的内心顿时五味杂陈。

  世事总是无常的。虽然徐溥有些见不得这个刘棉花,但是看着这个刘棉花在八月半个月时间里就像喝水一般的走个象征性的流程成功辞职然后回乡养老。以后大明朝内阁就少了一个人与他徐溥相互打擂台,在只过治国理政上互相密切配合。这让徐溥不由产生一种难以表达得悲凉。

  本来这刘棉花一走,他徐溥也就等着今上的恩旨走个流程接着就成为内阁首辅。也就是听说他要成为首辅的那几天来拜访他徐溥的人络绎不绝,上到朝廷的一部尚书下到故乡的学子,无不恭敬。结果十多日过去了,今上的恩旨仍旧没有下来。一时间京城中却充满了流言蜚语,大部分人都对他徐溥避之不及。

  坐在自家亭子里的徐溥,想着今天是刘吉离京的日子。听自家的仆人说他刘棉花走的时候整个京城并没有任何人去送他,也就今上派锦衣卫去给他送了一样东西。

  徐溥想到这里,又想到今上至今没有发他徐溥为内阁首辅的旨意,不由得再一次感叹雷霆雨露均是天恩,当了五年皇帝的今上虽然仍旧像他为太子那时候一样的仁慈,但是也越来越有他们朱家的皇帝的样子越发的让人捉摸不透。

  坐在太师椅上的徐溥再一次思考着当今天子迟迟不发召他为内阁首辅的圣旨这样子做的真正含义,为官几十年的他此时仍旧很糊涂。为什么大学士刘吉会突然致仕?为什么当今天子迟迟不发圣旨?这其中做的含义恐怕只有当今天子才能明白,而他徐溥也就能够根据以前发生的事情猜测一二。

  正当徐溥看着京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