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8章 鲲鹏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番扯皮之后,独罗两国同意将谈判地点放在大明境内。

  大明鸿胪寺卿、两国外交大臣经过进一步的磋商,最终选择的地点倒是小小出乎了朱富贵的意料。

  最终三皇聚首的地点被定在了碎叶城。

  这是朱富贵给出选项中唯一一个内陆城市。

  碎叶城位于后世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是唐朝安息都护府重镇。

  如今,这是西楚王国的一处联系大明母邦的重要都市,正好位于大明西部贸易集散地伊犁,与西楚王都撒马尔罕的中点处。

  撒马尔罕是当年花拉子模、帖木儿帝国等王朝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撒马尔罕实际上是明代《西域番国志》的正式译名。

  一开始西楚并未将之改名,不过最近经鸿胪寺批准,西楚已经将它恢复为《隋书》旧称,称作康都。

  康都的复兴带动了碎叶城的发展,如今这座李白故里已经恢复了一千多年前的繁华模样。

  当然了,说是繁华,那是中亚级别的繁华,李白对四川爱得深沉,对于出生的碎叶城就没有多少好感了。

  后者比起天府之国实在差得太多。

  只是物质条件其实也还好办,关键是碎叶城的交通并不便捷,无海路,也无铁路可通。

  这其实有点像历史上美英苏三国领导人第一次会谈选择在伊朗德黑兰会谈一般。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

  空运。

  听起来,大明能够生产航程上千公里的飞机似乎是天方夜谭一般,但其实也并非完全做不到。

  正如之前所说,随着大明接替美帝举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出现了提速。

  而战争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工业水平的提升,欧洲列强目前的科技水平各自提前了5-15年不等。

  大明当然也是如此。

  大明目前的工业能力已经无限接近于一战前的欧洲,领先目前独、英、法等国约25年。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工业实力,距离制造长途飞行的飞机依然相差很远。

  真正做到能够进行三千公里以上飞行的飞机,还要等到20世纪20~30年代。

  这时候,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性能逐渐接近极致,俯冲时已接近音速。

  这种飞机无论是空投手令,还是到处督战,都非常的好用。

  但真要硬说,大明的航天工业距离这类飞机的差距虽然很大,但从时间上来看的话,不过只是不到20年而已。

  因为飞机之类的东西不是直线性发展的,而是在某一阶段爆发式发展的。

  1915年的飞机与1930年的飞机,其差别类似于2005年的板砖手机与2020年的智能机一般,虽然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只差了15年左右。

  最保守的估计,大明靠着弯道超车,这一距离很可能会在10年被抹平。

  因为最简单的道理,即便朱富贵不大包大揽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