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南洋风波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保佑。

  在大明、日本、越南的种种经历,已经让麦肯意识到了,跟着大明混,跟着朱富贵陛下混,才有肉吃。

  更加重要的是,半年前,当西贡第一次被《大明之声》的电波信号覆盖的时候,麦肯也赶时髦地在黑市上买了一台收音机听广播。

  当那个甜美的女声,用标准的纽约音说出“寂寞的夜,寂寞的你,欢迎来到莲娜有约”的时候,麦肯整个人如石雕一样凝固住了,一动不动。

  许久之后,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

  至此,麦肯终于知道,自己下半辈子应该在哪里养老了。

  一个决定去凤都养老的人,你是很难阻止他出卖法国的。

  这一次,麦肯秘密来到马尼拉,为的就是给大明朝廷交上一份分量十足的投名状,以换取自己的养老金。

  ·

  早在大明隆庆年间,南洋的华人便有十万之巨。

  鸦片战争之后,来到南洋的华人更是不计其数。

  光是像当年的朱富贵主仆那样,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契约工人”,或者说猪仔,就多达五百万之巨。

  而这其中,绝大多数便来到了南洋。

  泗务,这是英属马来亚的一座城市。

  这里,90%的人口都是华裔,有着小福建之称。

  然而,今天的小福建,却已经是一片废墟了。

  市内原本虽说杂乱,但也算繁荣的中式街道全部被炸得面目全非,木制房子成了灰烬,街前的石质牌楼也已经变成了一地碎石。

  英国军官骑着高头大马,在一帮马来巡捕的协助下,将一个个华人用绳子拴了起来,串成一串。

  原本传授华文华语的中华文会馆,也已经是一地瓦砾。

  在学校的废墟上,竖着三十多个十字架。

  被拴住手脚的乡亲们看到被绑在十字架的人男女老少,无不悲从中来。

  这是陈安民陈老爷一家。

  陈老爷不仅仅是泗务的富商,更是整个砂拉越的糖业大王。

  与殖民者的巧取豪夺不同,陈安民老爷子从一个甘蔗园里的苦力做起,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一点一点,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建立起了属于华人自己的甘蔗园和制糖厂。

  陈记糖铺糖的质量,能与洋人的糖分庭抗礼,口碑卓著。

  在英属马来亚的华人圈子中,陈老爷子赫赫有名。

  而且这个名也不是恶名,而是善名。

  虽然多少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宗族、乡党的成分作风,但总得来说,陈老爷子乐善好施,接济华人,帮助乡里,修桥补路更是不在话下,是大家公认的敦厚长者。

  然而,就在今天,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被英马当局无端拘捕。

  他的糖厂和种植园遭到破坏,机器被搬走,工人被拘禁。

  甚至,就连陈老爷子最心心念念,投入巨资建造的,保存华人民族之根的这座华语学校也被英国人用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