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6章 介味不对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少代普鲁士人的心血啊!

  可大明得到这座城市才多少时间?

  不,大明还不是像普鲁士那样“得到”这座城市的,而是凭空在一片白地上建造出来这座城市的!

  “赵先生,我能把窗户打开吗?”俾斯麦问道。

  赵阿千点点头:“不过宰相先生你得小心点,不要把头伸出去。”

  火车进入凤都市区,其实已经开始减速了。

  目前的速度只有30公里每小时了。

  但即便如此,俾斯麦如果伸出脑袋与什么异物碰撞,差不多就可以变成刑天了。

  别说是俾斯麦这样的中老年人,就是那些开了挂的阿三,以前挂车的时候,每年都会死上不少人。

  那个火车的速度就和现在的“狻猊号”差不多。

  俾斯麦点点头,伸手将窗户打开。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过想象中的大都市的味道却并没有传来。

  俾斯麦皱皱眉头,对着窗户再次猛力一吸,却依然没有闻到粪便的臭味。

  这味道不对啊!

  柏林、巴黎、伦敦,世界上的大都市他哪里没去过。

  因为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人类的排泄物、大型畜力的排泄物,还有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水汇聚成为浓烈刺鼻的气味,这才是大都市的标志吧?

  由于铁路两旁栽种了大量的防噪树木,俾斯麦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的高楼大厦,却无法看清路面上清一色的汽车和脚踏车。

  畜力在大明当然依旧是重要的工农业补充。

  比如之前从法兰西军队中俘获的夏尔重型挽马就被拿来研究繁育大明的重型挽马了。

  这些马可以牵拉火炮,在崎岖地形有特别的优势。

  而且马的步宽要比牛小很多,而且夏尔马挽力也比大部分耕牛大得多。

  大明美洲地区是用不上这玩意儿,毕竟梯田可以开,但没有必要。

  不过在日本还是有点用的,大明给日本的定位是特色农场和血汗工厂。

  本身就那么点平原都拿去建富某康了,剩下的作物肯定得种到山上去。

  故而大明各地的养马场其实还是有一些的。

  甚至在有些城市,骡马车还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不过在首善之地凤都,早就已经禁止骡马车上牌了。

  其他大城市,如新沪、新济等,也在逐步推进这一政策。

  所以无论俾斯麦再是如何吸气,进入他鼻腔的也只能是随着靠近工业区而越来越浓厚的煤烟味道。

  在一阵猛烈的咳嗽中,俾斯麦不得不关上了窗户。

  其实朱富贵还是比较注意环保的,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先污染再治理几乎是大明唯一的选择。

  比如说,将工业区放在城市的西北边就很无奈。

  因为每年夏季,凤都都会刮西风,,届时必然会有一部分工业尾气被吹到凤都上空。

  而凤都的东面是新津、西雅图大公国,再往东就好死不死的是雷尼尔火山了。

  也就是说,凤都的地形其实与北京很类似。

  只要继续发展大工业,凤都迟早也会和曾经的北京一样,出现可怕的雾霾。

  但朱富贵也不可能不把新凤工业区放在那个位置。

  因为矿场就在那里,工业原料就在那里。

  而且凤都现在这九十万人口大部分都是壮劳力,他们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

  发展工业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