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99章 无人接盘的科幻电影_华娱科幻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近地轨道鲁滨逊飘流”,“异星求生”和“探索星际”拍遍了,顺便什么黑洞、虫洞、高维等炫酷的概念也融合进去了。

  如果没有陈景行,没有梦工厂,花上几年时间,拍一部中规中矩的,脑洞不大,特效过得去,叙事不出差错的工业科幻电影很可能是有市场的。

  哪怕能比得上好莱坞大片的中层水准,国内观众也很可能会买账。

  但问题是他面前这个年轻人根本没有给其他公司和电影人这个机会。

  放在六年前,国内观众还对国产科幻电影感觉很新鲜,并很支持。

  《致命身份》虽说是科幻,但实际主打的还是悬疑烧脑的标签。

  所以陈景行的第二部院线电影《信号》当时可是沾了国产科幻这个标签不少光。

  之后的《源代码》更是用列车爆炸以及激烈的动作片段标榜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尽管按照科幻的标准,不到1亿的成本实在算不上大片。

  《源代码》能打破进口电影的垄断创下新的票房纪录,除了剧情确实新颖之外,国产科幻大片的名头也是居功至伟的。

  国人对于自家生产的真正优秀的,甚至都不用到优秀的程度,只是能做到中规中矩的短板题材商业电影都是很支持的,就像《湄公河》这种军事动作题材一样。

  爱国热情并不缺。

  但这两年可就不一样了。

  华国观众对国产科幻题材的审美阈值提升幅度完全不亚于国产战争动作题材,科幻题材已经不是罕见和稀有题材了。

  如果《金刚川》放到四五年前,那根本不可能闹出这样的舆论风波。

  因为所有观众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特效和战争场面上,集中在工业电影的雄伟上。

  至于歪不歪屁股,对我方军队的描写是不是有些蠢笨和不到位,更不会有多少人纠结,还要啥自行车啊?

  只有对国产电影的特效和大场面有了一定的免疫力,或者有“特效做的好是应该的”,“特效都做不好拍什么战争片”的心理要求才会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地方上。

  同样的,现在要拍一部科幻大片,观众对标的可不是好莱坞电影了,也不会有任何支持国产的滤镜,爱国热情更不管用。

  视觉奇观做得好,那是应该的,梦工厂能做到你凭什么做不到,凭什么让我对你宽容?

  而且科幻概念要有创意,故事也要精彩,科幻大片就应该这样,别说故事讲的不利索了,哪怕只是讲的不够精彩,观众都会毫不留情的批评。

  这是这几年热钱还在的时候投资的几部科幻电影的惨烈下场给后来者留下的警示。

  “《矛盾战争》?好像听过……”陈景行一向对港岛电影不太关心,所以只是觉得听着耳熟。

  倒不是说他对港岛电影有什么意见,而是港岛电影在国内市场中已经处于边缘位置了。

  国内能拿高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