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第二十一章_将军她穿到了七十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盖房的速度很快,一个月就已经把四合院的基础构造搭建完毕,包括五间正屋,左右各两间厢房,以及角落里的厨房和储物室。

  四周的围墙是泥砖砌成的,两米五高,四十公分厚,安全性和隐蔽性都不错,一般人看不进来。

  进门就是个大院子,地上用石板条铺出道路,大门两边的空地上种了几棵杏树和桃树,都是从别处移栽过来的。

  关夕望别出心裁,特意在厨房前面种了一棵老花椒树,说是做饭的时候打开窗就能摘花椒,多方便。

  房间里还是空的,地面和墙面刚铺上水泥,正放着等阴干。

  玻璃窗户不好弄,姜知睿本打算用木头窗就行了,没想到小叔听说之后,托人花大价钱弄来了好几块,让人坐着火车亲自给她送到了村里。

  房子刚刚建成,在关夕望的眼里还是毛坯房,远远达不到交房的程度。

  内部的装修可以忽略,但是家具啥的不能缺,于是木匠两父子和泥瓦匠两兄弟都被他留了下来。

  几人坐在小院的地上,大眼瞪着小眼,孙二柱没忍住,开口问:“关知青,我们哥俩的活都干完了吧?还有啥事吗?”

  “谁说你们干完了?事情还多着呢,你们会做水泥管子吗?不用圆管,四四方方就行,不过管子里面尽量给我打磨得细一点。”

  “活倒是不难,不过用来干啥啊?”

  “安马桶,你知道吗?”

  “马桶啊,我在城里也见人用过,不过那玩意不是木头做的吗?和水泥有什么关系?”

  “行了,懒得和你说,去做就是了。”

  马桶在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到了不少家庭中,尤其在沪市格外流行,木头箍的,用大漆涂抹过好几遍,有红色,也有黑色,讲究一点的,会在上面雕花,甚至用上铜配饰。

  这种马桶冲水方便,但比恭桶还麻烦,传统的“便桶”好歹用水冲冲就行,它呢?不仅要冲,还要用刷子和布里里外外弄干净。

  恶心不说,还污染环境,毕竟喝水和洗马桶都在同一条河里,卫生能好才见鬼了。

  不过他们村子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村民对五谷轮回之物看重得很,都是好肥料,可不会浪费。

  县城里都有专门的“粪厂”,由掏粪工人们家家户户或公厕中收集那玩意,再运到位于偏远地带的“厂房”中,经过集中处理发酵,制成成品肥料后,再转手倒卖到农村。

  别觉得意外,这个年代化肥紧缺,明光生产队能分到几包都是顶天了。

  可是这点化肥干什么用?

  所以庄稼人一年到头的出息,很大程度指望这些有机肥料。

  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直到二十一世纪,都在延续这一产业。

  话说回马桶,大城市里有专门洗马桶的工人存在,但他们享受不到那个条件,至于陶瓷马桶,更是无稽之谈。

  故而关夕望另辟蹊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