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8章 祭祀天地_老身聊发少年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兵将未动,粮草先行。去年南方大水毁了不少收成,朝廷免了江南去年和今年的春秋两季的税,又开库放了粮食和种子,国库没有前几年那么丰盈。

  加上前年雪灾,又调出了不少棉花,现在粮食和棉花的储备都不够用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战争是很让人头疼的。

  李茂拉着户部和工部的人已经在兵部算了好多天了,若是真打仗了,户部如今可以拨多少钱,多少粮,辎重要运过去需要多久,他都要在皇帝问策之前统计出来。

  好在现任的户部尚书是张宁的心腹,算是有些香火情,工部侍郎仇靖之子和他侄子又是同学,也有交情,所以倒没受什么阻力。

  “咦?北面真的要打仗了?”

  难道那张璇玑说自己夜观天象,发现北方将要大乱是真的?

  古代人才可真多啊!

  顾卿看着李铭小小的人儿吃力地抱着胖嘟嘟的妹子,喘着气在把她抱上暖炕,让她在暖炕上爬来爬去,没好气地一巴掌拍在了小李湄的屁股上。

  皮疯了这孩子!

  嘶!

  李铭的脸皮抽了抽,替自家妹妹肉疼。

  小李湄却像是没感觉到奶奶打了她一般,一边咯咯咯的笑着,一边爬到另一边去揪毯子上的花去了。

  “二月你真要去国子监?”顾卿有点不舍的看着自己身边最龗后一个孙子,他今年才十一岁,就要去国子监读书,实在是让人心疼。

  她家的微霜堂对国子监学生开放,所以她知龗道一些国子监的制度。

  国子监在理论上是寒门和高门一半一半,但实际上寒门能得到推荐升入国子监的毕竟很少,大约只占国子监的三成。五品以上官员的孩子如果上折得到同意便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这个年龄一般是八到十五岁,等读完最少也要七年。

  有些人家孩子能够直接蒙荫入官或者有爵位在身的,就不愿意进国子监,因为花的时间长,考科举还不一定能过。

  但对寒门子弟来说,能够被推荐进入国子监,代表每个月朝廷会专门给生活费让他专心读书,食宿都在国子监里,又省下一笔开支,简直就是他们这些寒门的福祉。

  国子监读书是“三舍升补法”,学生进学时进行一次考试,由博士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入“小学”或“大学”。在大学,又分内舍、外舍和上舍,小学考试合格直接进入大学的“内舍”,不合格的进入“外舍”,“内舍”考的好龗的,进入“上舍”。

  能够在科举中得到名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上舍”的学生。

  在国子监,只占三成的寒门学生大多在“内舍”和“上舍”里,“外舍”大多是混日子的,国子监学生不需要乡试,所以比其他人多了许多便利,哪怕考不上,起点也不一样。

  混日子的人就什么人都有了,二十多岁娶了妻生了子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