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8章 新三百三十八章:亲贤臣远小人_我比崇祯大一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都有转机!”

  ……

  崇祯五年年三十,满脸皴裂的王坤又见到了崇祯皇帝。

  这一回王坤的样子比上一次从宣府疾驰京师还要惨。

  每天骑马疾行四五百里,每天换马少说有十次,就是为了能够在新年前面见天子。

  为此王坤竭尽全力,简直是拼了老命!

  效果杠杠的!

  崇祯是个性情中人,见到王坤的那一刹那,居然直接感动得哽住了喉。

  “陛下,奴婢不辱使命,奴婢大胜而归!呜呜呜……”

  王坤激动也是真的,但是不至于哭出声,这里有很多表演的成分。

  崇祯皇帝果然受用,他连声夸赞道:“好!好!好!海刚峰般的大伴果然不同凡响!”

  皇帝居然亲自走到王坤身边,把磕头如捣蒜的王坤扶起身,吩咐道:“赐座!”

  眼疾手快的王承恩赶紧亲自搬来一只锦墩。

  皇帝赐座只有阁老享受这种待遇,何时轮到一个太监了?

  明朝的太监不管多么权倾朝野,也仅仅是皇帝的家奴而已,可不是太监能够封王的宋朝。

  王坤当然不敢恃宠生娇,诚惶诚恐道:“奴婢不敢,奴婢站着回话!”

  “你一路鞍马劳顿,可以坐着说话!”

  接下来当然是王坤讲,崇祯仔细听,还不时追问细节。

  还好王坤真的是亲身经历者,还好他跟刘宇烈统一了口径。

  主攻部队当然是兴和军,仅仅是修改了兴和军一家包打登州,换成了在友军配合下经过血战夺取登州。

  王坤的口才很好,说实话,能够得宠的太监绝大多数能说会道。

  他把真实的登州战事娓娓道来,平铺直叙没有丝毫夸张。

  登州攻防战炮火激烈的程度确实是绝无仅有,当然听得崇祯皇帝心潮澎湃。

  王坤答应给王子登和陈光福留条命根本不算个事儿。

  皇帝不仅答应了,还赏二人锦衣卫总旗这种可以世袭的官职,这俩人归王坤调用。

  登基已经足五年的崇祯开始厌烦跟大臣们嘴炮。

  他更加知道有些家在山东登莱的官员被叛军祸害得不轻,这些官员都咬牙切齿等着报仇雪恨。

  如果走流程,想要留下王子登和陈光福的命,不知道要费多少口水,不知道会被多少大臣抵制。

  可以想象,刘宗周、黄道周之流定然上书大谈朝纲不振,警醒皇帝亲贤臣远小人。

  谁是贤臣谁是小人?

  被蒙蔽多次的崇祯早就不听这些屁话,他乾刚独断任用内臣监军,不就涌现出如海刚峰般的王坤么?

  如果是进士及第的大臣,他们有可能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冬三天疾驰一千几百里,仅仅是为了让朕早点听到登莱鏖战的全过程。

  哦,对了,眼下就有鲜明的对比!

  监军太监王坤年三十赶到紫禁城,山东、登莱总督刘宇烈现在何处?还需要多久才能够面圣?

  崇祯早就看透了,当然不会以太监的工作积极性跟科举出身的官员相比较。

  刘宇烈只要能够在正月十五前回到京师就算勤勉。

  吏部、兵部、内阁能够在正月底落实平定登莱的奖惩就不算人浮于事。

  (推荐书友们看刚刚解禁的作品《明末汉之魂》,旧作《大明帝国日不落》、《一九八一年》)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