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节 矛盾爆发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1年8月26日,坚定反对对外扩张且致力于削减军费、裁减军队、改善民生的日本首相浜口雄幸因为操劳过度,使得他在去年年底时遭刺杀后留下的伤势突然恶化,从而溘然长逝。这位勤政廉明的日本首相的突然去世,使得日本主和派和文官内阁集团失去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日本军方和激进派势力得以重新抬头。新任日本首相若槻礼次郎虽然也是主和派,但他没有浜口雄幸那种刚正不屈、奋不顾身的精神,比较明哲保身,他不敢正面同日本军方势力进行抗争,并且他在仓促之间成为首相后一时半会也无法及时而有效地处理好关东军和东北军的矛盾。因此,浜口雄幸的突然去世以及若槻礼次郎的懦弱不作为,都使得东北局势在客观上没有得到控制,从而急剧恶化。

  东北局势的恶化也有张学良的“责任”:他比原先那个张学良强硬得多,并且极度仇日。

  冥冥之中,在上帝之手的推动下,东北的火药桶终于被全面引爆了。

  日本人挑起万宝山事件并在暗中推动朝鲜全境反-华以及派遣间谍和使用航拍飞机刺探东北情报的种种丑行曝光后,在东北境内引起惊涛骇浪一般的民族情绪。“赶走日本人!”“捍卫国权!”的口号声响彻东北上空。8月上旬,北方八省的八个总商会联合成立“东北华北联合总商会”,宣誓绝不购买日货,断绝跟日本的贸易来往,并号召广大民众共同抵制日货。8月下旬,关东军第2师团第3旅团第29联队在沈阳北部郊区展开实弹演习,驻守朝鲜的两个日军师团也在图们江畔举行大规模的水陆联合演习,以此炫耀武力,试图威吓东北方面;另外,关东军总部也在8月底从旅顺迁到了辽阳。日方这些明火执仗的挑衅手段都使得东北境内的反日情绪日益高涨。8月30日这天,东北大学政法学院的大一学生宋黎写下血书:“愿以我一人之鲜血,唤醒举国同胞之觉悟”,随后他孤身一人前往辽阳的关东军总部进行抗议,在门口高举“中国万岁!中国必胜!”标语,最后被日军哨兵殴打射杀。

  这件事立刻在全东北引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般的重大反响,对原本已经快要爆炸的反日情绪更是火上浇油。9月1日上午,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理工大学、东北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体育大学、东北医科大学、东北工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沈阳的十多座高等学府在各校学生会和部分教师的组织下,集合了两万多名爱国大学生在沈阳市中心举行联合反日游行示威,热血的学生们和大批同样爱国的市民们迅速组成十多万人的浩大游行队伍,“为无辜死难者讨回公道!”“抗议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