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节 东北易帜、辽系_梦回二战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28年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第十七个国庆节。这一天上午,张学良在奉天省军务督办公署大楼的办公室里,对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孙中山遗像,以张静江和李石曾这两位国民党元老为介绍人和见证人,郑重宣誓加入中国国民党,随后,张作相、莫德惠、刘尚清、翟文选、张景惠、袁金铠、汲金纯、万福麟、杨宇霆、于学忠等一批东北的军政高层也陆续加入了国民党,以此向国民政府表示诚意。其实,张学良对加不加入国民党没什么太大兴趣,他连《三民主义》这本书翻都没翻过,但也知道自己以后想要振兴东北和保持高度的自主权,肯定起码要在表面上老老实实地归顺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所以顺水推舟,索性加入了国民党。南京政府和蒋介石在接到张静江、李石曾的报告后,确实进一步地相信了张学良的归顺诚意。

  南京方面,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在10月8日召开第173次大会,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被推选为第三任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同时兼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在获悉张学良已经加入国民党后,蒋介石又于10月11日的大会上力排众议,在张学良不在场的情况下,把张学良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该委员会是国民政府的最高决策机关,共有16个委员名额),接着又把张学良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使得加入国民党才一天的张学良摇身一变,成了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高层大员。对此,很多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和国民党元老都很不满,认为张学良根本就不是同盟会革命党出身,而是北洋军阀首脑,既无资历,又无贡献,加入国民党才一天就白得到这么多委员的头衔,实在太过于抬举他了。蒋介石则据理力争道:“张学良既已加入国民党,并且即将带领东北易帜归顺,为国民政府彻底消灭北洋军阀和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府和党内的高层是名至实归的。况且,张学良成为国民政府要员和国民党员后,也能进一步拉近东北和南京的关系,在东北易帜上能起到木已成舟的效果,从而间接地向日本人表明国民政府致力于南北统一的决心。”由于蒋介石在眼下已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一把手,加上他说的这些也有几分道理,因此,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众元老高层最终默认了蒋介石的决定。

  接着,蒋介石通过胡若愚告诉张学良:为了不让张学良为难,东北以后的外交政治事务都交给南京政府应付,东北内部的人事调动变迁仍然是张学良负责,南京政府一律概不更动;重大变故,先由张学良报告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