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40 沙俄大军来了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的教训,迫使俄国统治阶级不得不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笔%趣%阁qu

  1861年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所谓的“2月19日”法令,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虽然这种改革有局限性,是不彻底的改革,但是还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期推进的还有俄国的军事改革。

  这次军事改革中以陆军大臣季米特里米留金作用最大,因此有“米留金改革”之称。

  普法战争时期,欧洲国家的散兵战术已经较为成熟。

  米金留的军事改革,涉及兵役制度,军队体制,指挥系统,武器装备,部队训练和军官培训几个方面,其目的是要建立一支现代化的俄军,作为沙皇对内外推行政策的有利工具。

  在部队战术训练中,米留金针对之前俄军重形式主义的顽疾,开始推行新的做法,1863年陆军部下达命令,要求对应募新兵进行操枪、装弹和射击训练,使他们学会散开队列和横队规则。

  根据1870-1871年普法战争的经验,由军队制度于编成委员会组织一个特别委员会对步兵散开队列射击进行研究,并对散兵线在步兵战斗队形的重要性得出了结论。

  为了提高士兵素质,针对士兵扫盲工作也展开了,改革前只有10%的士兵会读和写,为了提高识字率,成立了连学校,由排长和连长担任教导员,还成立了步兵识字训练队。

  到70年代中期步兵的识字比率到达了百分之四十,这已经相当高了,当然,比不上华军,华军的军队识字率是百分之百,这是萌总裁明确要求的!

  而且,华军清一色的是华粹党党员。

  沙俄军事上的这些改革不是没有成果,在原本的历史中,在之后的俄土战争中,俄国就取得了对土耳其的军事胜利。

  纵观沙俄百年的步兵战术思想发展,其一直受制于落后的农奴制度和腐朽的沙皇专制。

  这一点,是沙俄军队无法同华军比拟的。

  华军兼顾了德国和美国在军事上的优点,跟兼具了后世太祖的红军的优点,是内核最为优秀的军队。

  同华国的政体和经济制度一样,华军优越在制度上,着重在对士兵和军官的培养上。

  虽然有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和米留京等少数军事家的闪光点,但其技战术水平长期都处于追随西欧的同行脚步的状态,有时甚至还会开倒车。

  而这种状态也不免影响了俄国对外战争的表现。

  俄国人最引以自豪的是步兵。步兵具有惊人的坚定性,无论在横队或纵队内,或者在胸墙后,都是危险的敌人。

  可是他们的长处也仅限于此。

  他们几乎完全不适于当轻步兵。

  俄国步兵一般不是好射手,虽然长于步行,但是速度不快;他们的纵队通常编得很差,还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