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8 文明的力量】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是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直到此时,清政府才如梦初醒,下令十三行的商人立即归还対英商的欠款。

  如果说鸦片战争是源于清政府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不畅,那么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就更值得玩味。

  我们首先要承认西方国家跟清政府签订所谓不平等条约的手段是不平等的,但是从内容上来说,却是完全平等的。

  有人说,那租界总该是不平等的了吧?

  至少在清末的上海,租界可不是外国人自己用武力占领的,而是清政府的官员求着外国人来租的。

  这是因为外国人的消费力高,在租界之外的各项消费可以有效地提升财政收入,还有就是租界的治安比较好,环境也相对整洁,可以省掉当地官员不少的力气。

  事实上,至少在19世纪90年代之前,西方列强们给中国提供的环境还是相对和平的,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利用好这五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一跃而起。

  但现实却是,清政府从来没有认识到这其中的价值,虽然有洋务运动,但大量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内耗之上。一如上面有人指出的那样,鸦片战争之后的许多战争的起因都是清政府罔顾条约的内容,不遵守相关的协定,结果招致战火。

  对于这种行为,也只能用一个“无力”来解释了。

  绝不是说所有的清廷统治者都愚昧无知,肯定有一部分人是清醒的,最关键是清醒的,反而不如愚昧的,越清醒就会越痛苦。

  租界这种事情,不只是中国有,日本也是有的。

  在1858年,日本开放了长崎、横滨、神户、新潟、函馆五处口岸,后来也开放了东京和大阪。但由于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西化,到1899年,西方国家就将所有的租界还给了日本。

  反观中国,直到1999年才收回最后一块租界,这一百年的差距令人深思。

  如果能想明白这件事情,应该也就清楚为什么西方国家要“侵略”清朝,而日本人却会立下“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纪念碑”的纪念碑了。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绝对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的,更何况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还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自认为会有绝对战胜中国的实力。

  鸦片战争是中英两国几十年贸易积累下来的恶果,实际上是一个前现代国家跟一个工业国家之间的矛盾。

  就如林则徐处理问题的方式一样,这种基于不同制度的对贸易的理解,即使不在1840年引发战争,也必将在之后的几年内爆发。

  清末上海租界内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众所周知,西方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