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章 蒙古南下掠抢_逆袭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国人识趣的退出了印度的地盘这事,最高兴的还得是法国人。

  毕竟在欧洲的七年之战里,法国战败给英国,还被迫放弃加拿大、印度等的殖民地。如今大燚的介入,英国吃瘪的模样如何能不让法国开心?

  英国一放手印度,大燚立马就派人接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地盘。

  虽然这些地盘在名义上还是属于马拉塔帝国国土,可马拉塔帝国却完全没有能力再来管这事。

  事实上,如果在天择六年的时候,没有杨没在平定新疆时干掉了杜兰尼帝国的一个地方首领,致使杜兰尼帝国的兵力被迫回防,马拉塔帝国就已经被杜兰尼帝国给灭掉了。

  马拉塔帝国最终也会变成乱作一团的联邦制国家,然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一步一步的蚕食掉。

  天择七年,杜兰尼帝国跟大燚帝国最终是没有打起来,但杜兰尼帝国却是深感实力不够,更加迫切想要拿下印度的这块土地来壮实自己,于是杜兰尼帝国这一年来都是持续不断地对马拉塔帝国用兵。

  如今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马拉塔帝国单是面对杜兰尼帝国都感到筋疲力尽了,更别提出兵驱赶接手东印度公司的燚军。所以马拉塔帝国只能对大燚全盘接手英国东印度公司底盘一事默认下来。

  天择八年,二月

  在丢失了朝鲜这个可以随时收割的藩属国过后,大清的财政越发的困难。

  期间乾隆也想过直接撕破与大燚的协议对朝鲜开战,通过掠夺朝鲜财富来补充大清的国库。但是在大臣们的极力劝阻下,乾隆最终还是放弃这个想法。

  毕竟朝鲜如今有了大燚的帮助,乾隆也不清楚他真要对朝鲜开战了以后,大清还能不能快速取胜。

  不然到时候朝鲜只需要稍微拖住了大清铁骑的脚步,让大燚进兵大清,则大清必亡。

  而现在大清虽然是难点,但是只要大燚不对大清用兵,大清想要存在下去也是可能的。要是乾隆再次贸然地撕毁协议,一切就不好说了。

  随着贸易交流,满清朝廷的赤字是越来越大,哪怕乾隆下旨让朝廷除了采购大燚的粮食等外,不再采购大燚的其他东西,赤字的数值依旧是在不停的增加着。

  赤字增大,银子减少,就意味着大清想要与大燚贸易才能得到的粮食等民生物资必然会减少。

  可大清的王公大臣们可不会在乎底下的百姓们有没有饭吃,照样是过着纸醉金迷,奢华无不的生活。

  天择七年时,大清的财政赤字已经大得吓人,朝廷的户部尚书只能是一再向乾隆哭穷,让乾隆想办法。

  乾隆无奈,只得又被迫的低价卖了好几块黑龙江的土地给张瑞来填补国库,这才使得大清的财政勉勉强强够支撑过年。

  可是自今年开春了以后,蒙古那边遭遇了大雪灾。

  蒙古的亲王贵族们还好,起码还有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