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七十七章 看人家曹真_三国骁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于曹操,成就一番帝王之业指日可待。彼时大公子该如何自处?你与主公本无血脉之缘,却因父子之名而得掌权势;又非纯粹君臣,再用父子之名而居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振威之号,如何让人不心生杂念?主公已到半百之年,而阿斗小公子年才两岁啊!”

  阿斗是刘备第一个骨肉血脉,那个时候刘备还困居新野,四十有七得育一子,疼爱怜惜自不言,但是这份吉耀就足够他装进刘备的心尖。他的出生对刘备的精神是何等的振奋?对关张赵等一班追随刘备不弃左右的老臣子而言,这也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希望。

  可以说阿斗的出生,本身就据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还不说他母亲甘夫人向来受刘备宠爱,再拥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班老臣子的拥护,阿斗世子的地位根本就是雷打不动。

  对刘封这个隐隐存在的威胁,如关老二一样不抱好感,也是理所应当。

  记得后世有人为刘封的死列出了三个原因:1、关羽败亡,刘封本身应负有不小的责任;

  2、关羽败亡荆州失落,孟达降曹上庸三郡具失,要推出来一个顶缸的。

  3、诸葛亮进言: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刘备顺水推舟,就势给亲儿子刘阿斗除掉一个隐藏威胁。

  总的来说,刘封之死原因多多,不能逐一而论。可归根结底,是他没认识到自己存身的隐患,以至于对关羽的态度耿耿于怀。

  而现在,刘宪的这一片长篇大论,有道理有论证,声色并茂应该足以让刘封认识到自己隐患的巨大危害。

  “大公子想要净善己身,首先要与关君侯(关羽)修复叔侄情谊,此乃第一要务。关君侯与主公情谊极为深厚,有了君侯的爱护,大公子便会稳如泰山。”因为关羽的态度,张飞对刘封也不怎么待见,三兄弟中只有刘备是极为喜爱他的。刘封若能主动去解释自己,去修复自己同关羽的叔侄情谊,那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关羽的爱护,还有张飞的爱护,进而便是刘关张三兄弟的共同爱护。“往日军候待大公子如何,是何原因才使得这般,宪不能论言,而大公子心中却是自明。所以,大公子该知道,这怨不得关君侯。”

  “对于关君侯,大公子不可去继续愤恨,刘宪相也信大公子绝无窥窃大位的意思。所以大公子表明心意后,关君侯就算一时不能安怀,却也能让他态度松动,不在如以往一般。”想凭一封信就让关羽释怀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却也能减轻他对刘封暗中的敌意。这五年来,刘封、刘备父子情谊如何,刘宪不相信关羽看不出,所以为了刘备着想,不到非挑明不可的情况下关羽是绝对不会敞开的。

  隐隐的,关羽态度的转变,对刘封就是一种保护。

  而且,荆州有徐庶在,关羽大举北伐的情况就绝对不可能再现。同样有刘宪在,孟达也没机会再去攻伐上庸三郡。

  掐断刘封之死的源头,就等于消除了刘封一半的威胁。他自己接下去若再能小心点,表现得好一些,保下小命定然不成问题,就算日后建功立业也未尝不可能。

  “知道曹遵与朱赞么?”望着有所领悟的刘封,刘宪轻笑问道,“此二人早年与曹真并侍曹操,三人既是同乡,又是同臣,关系极为亲密。如今那二人早逝,曹真却官至中坚将军,享灵寿亭侯,知道他怎么做的么?乞表曹操,分所自己的食邑以封遵、赞子。”刘宪端起书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说了这么多口都有些干了,润了下嗓子他接着说道:“罗候寇氏虽还有余泽,却已经衰落甚多,其根基又有在襄樊一代,大公子是否该学一学曹真的变动,不忘自己本姓呢?”

  “如此可是表明心计的好手段啊!”

  (看小说到.)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