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55 章_重生在跑道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月底的莫斯科早上气温足有零下十度,陈焕之从机场出来坐大巴到了市区,又打车到比赛场馆旁边的酒店,她早上九点出机场,到了酒店就已经该吃中午饭了。

  其实运动员出门在外比赛,跟饮食问题比起来,其他问题都只是小问题,尤其对陈焕之来说,她上次就有多年的单独出差经验,虽然现在年代不一样,没有手机导航、没有即时翻译软件,但是她提前准备的俄语小纸条们、在飞机场买的地图也帮了很大忙,到了酒店,前台都会英语就更没问题了。

  但是饮食真是一件大事。

  陈焕之不是个挑食的人,不管中餐还是西餐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俄式风味的罗宋汤和香肠她也适应良好,但是自从去年上半年参加比赛,陈焕之几乎没在外面吃过任何肉类食品了。就算是酒店提供的食品,她也并不觉得有多可靠,大概只有素食她才敢吃,实在是层出不穷的瘦肉精事件,让她们运动员快要个个都被害妄想了。

  幸好莫斯科也有很多麦当劳,幸好只要二十多天。

  莫斯科比北京时间慢5个小时,跟多哈一个时区,陈焕之下午一边打哈欠一边在酒店的健身房里做简单的训练,晚上吃饭也没胃口,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感觉自己勉强有了点精神。

  到了赛前,陈焕之两手啪啪地拍着自己脸颊,想让自己再兴奋点。

  与冷风呼呼的室外不同,比赛场馆内温暖如春,但室内外的巨大温差还是让陈焕之有点适应不良。估计其他运动员也是这么想的,毕竟零下十度对短跑真的是太不友好了,虽然室内暖和,但是人在室外的低温状态下是肌肉紧张的,整个人的延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都会下降,出不来成绩事小,万一受伤了就事大了。

  因此莫斯科室内赛虽然作为国际田联特许比赛,在田联的评分体系中与亚运会同级,但参赛人员却远远算不上大牌。参加的人也以东欧这边的运动员为主。

  尤其女子百米这块儿,感觉金发的白人姑娘比黑人多得多,这可是短跑比赛中难得的奇景了。

  不过即使老虎们都不在,她这个猴子也没机会称大王,而且她也不要什么名次之类的,只求刷个好成绩出来,所以这二十多天的九场比赛,她必须力求每一次都进入决赛,跑的越多,经验值越多,机会越多。

  之前亚运会累积的经验值,给苏方方治了两次伤后还剩下1500多万,她本来打算把自己的中级冲刺升到高级然后再升升级,幸好还没来得及动手,刘鑫源就抛出了刷比赛计划。

  那她现在首要任务就是提高60米成绩了。

  对于她前半程比较吃亏,刘鑫源给她的分析是她的核心力量不够,并不是说她腰部力量不强,而是跟她的腿部爆发力和神经反射速度比起来不够强。所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