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集 祸水东引_大明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着一大堆过去三个月的报纸,向小强开始浏览。八一中文网?w?w?w?.?81?z?w?.com根据他的要求,仆人拿来的都是那些政治性强、风格严谨的大报,而且都只是政治版。就这样,仍然是一大堆。

  向小强开始几张看的还挺仔细,到后来现这样到明天也看不完,于是开始快浏览,只找那些有“德国”、“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张伯伦”字样的标题,而且只看那些慕尼黑会议前后的报纸。这样不到两小时,他就把该看的报纸都看完了。

  向小强掩卷沉思,渐渐的有了一种感觉。他觉得,好像慕尼黑会议前后这整件事情,跟他从小学的历史教科书相比,感觉出入很大。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从初中到高中的历史课本反复告诉他,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绥靖德国,主要目的是“祸水东引”,故意让德国去进攻苏联。

  但是现在,当向小强亲身处于“慕尼黑时代”的时候,看着这时候的报纸,从那些政治家的讲话、评论者的字里行间中,却一点也找不到企图“祸水东引”的感觉,相反,却能感觉出英法那种深深的恐惧——对另一场欧洲战争的极度恐惧。还有那种强烈的鸵鸟心态、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安慰——希特勒总理毕竟是个有身份的人,他既然说这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那就一定是了。

  一张报纸的照片上,向小强看到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瘦老头,站在飞机舱门口,神采奕奕地高举着一张纸,下面是许多人欢呼挥动的手臂。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历史时刻。张伯伦在慕尼黑会议上得到了希特勒的保证: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张伯伦还不放心,问总理先生能否立下字据。希特勒说没问题,马上写了一张保证书,亲笔签名,交给了张伯伦。张伯伦如获至宝,将这张保证书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衬衣口袋里。他参加完慕尼黑会议后飞回英国,一打开舱门,面对众人和记者,张伯伦顾不得下飞机,高高举起这张希特勒的保证书,向众人大声说道:我从欧洲带回了和平!这是我们整整一个时代的和平!

  于是,张伯伦成了明星,成了英法等民主国家人民心目中的“和平英雄”。

  向小强沉思,如果英法真的那么希望祸水东引、纵容德国去打苏联的话,那怎么会逼着希特勒保证“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怎么会在德国毁约、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法如梦初醒、恼羞成怒,马上为波兰提供军事担保——一旦波兰遭到德国进攻、英法立刻对德宣战?

  事实摆在那儿:德国和苏联并不接壤,中间还隔着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德国要进攻苏联,就必须先拿下并这两个国家,这是用脚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