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桥(二)_汉皇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前说上几句坏话,那可就不妙了。无奈之下,蹋顿只好与各部凑了三千精骑,前往蓟城给钟繇效力。

  钟繇得了乌桓之兵,大喜过望,于是便准备好了粮草辎重,又留齐周坐镇蓟城,便率了大军一路南下而来。

  蒋奇在河间得了急报,闻得北方狼烟又起,不禁一拍大腿,哀嚎一声:“苦也!”他是败军之将,又与袁绍麾下头号谋臣审配有点不和,怕审配给他穿小鞋所以这才不敢回魏郡而是逃到了河间来。想着便是看能不能在这立个功劳挽回袁绍心中的印象,结果左等右等,同盟军未来,敌人却是要先到了。

  先不说蒋奇与钟繇。却说刘备到了界桥,见袁绍营垒坚固,戒备森严,营寨相连数十里,首尾遥遥呼应,营门之上,旗帜高悬迎风舞,营门之下,将士持刃显威严。刘备在营中望楼之上看了一阵,下来之后对诸将道:“这次袁本初看来是下血本了,精锐齐出啊。却不知道并州高干到了何处?”

  方才看旗号,袁绍自不必多说,另外河北四庭柱齐至,然而大将却独独未见高干旗号。是以刘备固有此问。不问清楚不行啊,高干非是平庸之人。如此规模的战争,每一个细小的因素都得考虑进去,像高干这样明显有能力影响战局走向的,刘备又岂能不防。

  刘备话音方落,旁边便闪出了一人来,看其衣色,却是情报司的,他对着刘备恭恭敬敬的一拜,对道:“主公,指挥使有报来,言高干已经率军过了太行山,此时已进入了冀州地界,卑职估计,高干此时应该快到赵国了。”

  话说管亥这个混不吝的叛贼首领,活生生的让刘备给指使成了行踪飘忽不定的密牒头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少有见他回来的日子,几乎都在外面奔波。不过这会刘备却没有丝毫可怜管亥的意思,他把眉头一皱,道:“你们指挥使在哪?不是告诉他了,高干过太行山时,便立刻让张燕发动么?怎么张燕那里没有消息,高干也到了赵国?”

  原来刘备早有安排,在高干兵出太行陉时,让张燕以逸待劳,给高干设个口袋阵。要是高干中伏,不死也得脱层皮。等他率了并州的残兵败将到了袁绍处,他这一路人马也就没啥意义了。当然,要是能把高干给直接干掉,那更加好。

  不过这事出了点偏差,刘备也没有想到,高干会如此谨慎。管亥与张燕静静待在草丛中,眼睁睁的看着高干率大军从自己跟前走过,硬是没有寻到一丝丝可趁之机。人家结着小阵,刀盾箭矛,随时戒备,缓缓而行。宁可牺牲时间与行军速度,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这样就算是自己率军突然跳出,只怕也是吓不住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的高干。

  张燕与管亥都是叛贼出身,特别有共同语言,两人私下一商议,得,也别干这亏本的买卖了。真不管不顾的跳出去,到时只怕就是只能与高干硬碰硬了,那这伏击也就毫无意义了。

  张燕心中还有些担忧,道:“此番未奉大将军之令,到时恐大将军见罪。”

  管亥把胸脯拍得砰砰响:“老张你别怕,大将军岂是那不明是非、心胸狭窄之人。管某保你无事,大将军真要怪罪,管某一力担之便是。”

  管亥的一番豪言壮语,让张燕心中感动万分的同时,对刘备的印象却又更深几许。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