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您得对我负责_德云小师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大伙都不认识,让人笑话了。”

  郭德刚当即醒攒,噢,敢情小师叔这是嫌自己抖得太直,他自己拿捏了一把。

  也对,相声演员嘴里,就没有正经说话的。

  小师叔挑了头,他自己没有不搭手的道理。

  郭德刚劝道:“笑不笑话的,您总得说出来吧,不然怎么知道大伙不认识?”

  胡炎开始较劲:“万一呢,万一都不认识我师父,那我不就闹笑话了?”

  别说,他俩这么一卖关子,观众的兴致还真被勾起来了。

  对呀,前面只知道他叫胡炎,是津城人,可师承呢?

  这么有能耐的年轻人,肯定是名家之后吧?

  全场的动静,郭德刚尽收眼底,继续劝道:“咱台下可有两千人,保不齐就有认识的。”

  “您确定?”

  “确定。”

  “好,我师父就是……”胡炎刚要报名字,旋即又怂了,“算了,还是不说了。”

  这一下,怕不是把不少观众的腰都给闪了。

  要是胡炎站在他们跟前,兴许抬手给他两下都有可能。

  郭德刚笑道:“好,我们这位演员叫胡炎,也是我的师叔,他的师父就是鼎鼎大名的相声泰斗……侯宝琳先生。”

  原本想知道答案,可等答案一出来,全场反而陷入了一片沉寂。

  旋即哗然一片,议论纷纷。

  老侯爷的名头,在津城谁不知道?

  甚至在全国,爱听相声的人,谁不知道?

  但是这份师承,可太有份量了。

  尽管猜到胡炎来头不简单,但谁敢往老侯爷身上去猜?

  但某人竟然依然满脸担心的朝观众问道:“大伙有认识我师父的吗?”

  “嚯,您还真敢问呐?”于慊点了一句。

  观众们从震惊中回神,被逗乐的同时,当即送上雷鸣般的掌声。

  胡炎知道,这掌声不是给自己的,而是津城老少爷们对老侯爷的缅怀。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但这个时候,他可不敢再开玩笑。

  “谢谢,谢谢大家的肯定和支持,我代先生在这里,给诸位衣食父母鞠躬了。”

  真诚的说完,胡炎退后一步,代师行礼致谢。

  观众们对胡炎的认同感,又多了一份,掌声也持续不停。

  看着台下诺大的动静,郭德刚心里愈发的踏实。

  瞧瞧,这就是老侯爷的魅力,这就是小师叔的份量。

  德芸社以后,亏待谁都不能亏待了小师叔!

  他的影响力,甚至比谢先生还要更大,自己身上的压力,也才能小上许多。

  胡炎起身,笑道:“谢谢,大伙儿这么捧场,我也无以为报,别的能耐没有,就只有卖两把傻力气了。”

  郭德刚接道:“师叔,那您准备使点什么活儿呢?”

  胡炎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大伙都知道,我师父‘说学逗唱’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唱,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他都很见功力。”

  “老侯爷唱得很地道,您也来一段?”

  胡炎摇头:“来不了。”

  郭德刚一愣,来不了,您提这茬儿干嘛?

  胡炎继续道:“我没老先生那手艺,正经的戏唱不了,我给大伙唱一段添词换腔版的《十三香》尝尝,好与不好的,多担待,多批评。”

  观众心里一愣,《十三香》都知道呀。

  不是《太平歌词》,而是一段民间小曲儿。

  就是老年间,“十三香”、“十全香”的叫卖声,经过相声演员加工演绎而成的小曲儿。

  全段不长,也就百个字,最早还以唐山口音为主来唱的。

  如今这个老侯爷弟子,说的这个“添词换腔”,是什么意思?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