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八章 水的作用_布衣神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也没有问。

  陈孟秋忽然把手电筒关了,然后闭上眼睛,伸出手来,放在粉笔圈住的地方,一点一点地移动。

  杨潇洒更奇怪了。

  猛然间,陈孟秋睁开了眼看,手指按着一块地方,面有喜色,道,“是这里!原来是这样!”

  杨潇洒诧异道:“你在摸什么?”

  陈孟秋不语,眼睛渐渐变得空洞,脑海中光影错乱,仿佛此刻他就是杀人凶手,他就是徐圭璋,在布置杀人现场:

  10月6日,案发前一日,深夜,街静人空,徐圭璋驱车来到学府街白家巷外,停车,下来,从车上拿出一块长木板,木板大约有一寸厚,有五六寸宽——他夹在腋下,又拿出一根长杆,杆子一端有个铁钩。

  徐圭璋环顾四周,无人,他便往67号居民楼走去。

  从门洞爬上楼梯,到了天台上,徐圭璋把木板举起来,放在机房顶上(机房顶边缘被拉出豁子,机房顶上印下痕迹),把一端带钩的长杆也放在机房顶上(机房顶上,痕迹留下),然后转身离开……10月7日,下午,徐圭璋又开车来到学府街白家巷67号。他戴着帽子、环顾四周,见没有人,便下了车,拿出一锭蓝丁胶,塞进口袋里;又拿出一把卷尺,也放进口袋里;然后左手提着一个袋子,袋子里放着一个花盆,还有一个容器,容器里满满的都是水;右手也提着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一把卷尺、一支铅笔,还有一件支架一类的装置;他走进门洞,上到天台。

  徐圭璋先用尺子测量好位置,用铅笔标好记号(天台上留下铅笔划痕),然后把支架放好,又抱来那两块大石头,压在支架上,固定好(天台上留下石屑)。然后爬上机房,把木板和长杆都拿下来,将木板固定在支架上,形成了一个类似跷跷板的装置。

  木板上,靠里的一端,放上盛水的容器,靠近天台边缘的一端,放上花盆。

  盛水的容器加上容器中的水,比花盆要沉重,因此把花盆高高压起来,徐圭璋看着手表,等候时机。

  时间到了,徐圭璋开始让盛水的容器往下滴水,片刻之后,确保无虞,徐圭璋转身下楼。

  到了门洞外,李月娥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地方,徐圭璋看了看,周围仍然没有人,徐圭璋掏出蓝丁胶,迅速抹在电插板的插孔中,起身离开,驱车赶往佟玉芬父母家中……

  10月7日,夜里10点半,李月娥骑着电动自行车到达充电处,她拿出电源盒,蹲在地上想要充电时,却发现电插板的插孔中被塞了蓝丁胶。

  李月娥诧异了一下,然后便用手去抠。

  天台,“跷跷板”的一端,盛水容器中的水又滴了一滴,木板的状态瞬间被打破,花盆那一端沉下去,花盆滑落……此时,在佟玉芬父母家中,徐圭璋开车离开,向钧州市学府街赶来。

  徐圭璋走进白家巷67号,看见李月娥的尸体,俯下身子去抠插板插孔中的蓝丁胶。他戴着手套,抠得并不彻底,有一丝留在了插孔中(蓝丁胶痕迹留下)。

  徐圭璋上到天台,俯身向下,伸出长杆,用铁钩钩着李月娥家阳台上的电缆线(阳台墙垛上钩痕留下,电缆线破皮痕迹留下),把它移动到接近李月娥家花盆的地方,然后又用钩子将花盆钩上来。

  徐圭璋把石头搬回原处(石屑痕迹留下),把“跷跷板”装置拆卸,把铁支架、木板、盛水容器和花盆全都收好,用布擦了擦地上的铅笔痕迹(但是仍然有擦拭不掉的铅笔划痕留下),他用袋子装了花盆,转身离开,地上还留着一摊水渍……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