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七章、巴西柔术_大唐键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汲闻言,心下不禁一凛,赶紧低声问道:“难道阿兄担心回纥兵来劫营不成么?!”

  李泌摇头道:“两家交好,且其太子在我营中,哪会有劫营之事啊?”随即却又说:“只是世间诸事,往往诡谲难测,若无警备,迟早罹祸,不可不慎。”

  李汲拱手答应,回去就私下里警告了陈桴、羿铁锤等人,有心算无心,把帝德等回纥军将全都灌翻,唐兵则多数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帝德倒似乎毫无防范,还牵着李汲的手,连声称赞他力大、招奇——那家伙只会说几句唐言,恭维也难出彩。

  李汲命将回纥兵将全都拖入帐内,让两个唐兵夹一个回纥兵,相伴而眠。他自己则陪着帝德,和衣卧倒。

  好在一宿无事,翌日两军同时拔营而起,折返雍县。回纥军驻扎在城外,李俶等陪伴叶护太子入城去拜谒皇帝李亨。自此之后,李亨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叶护太子,对于回纥军的供奉,也比其他军兵优厚。叶护太子倒有些过意不去了,问:“国家多难,我此来相助讨贼,岂能耽于酒食?不知何日起兵,去规复长安啊?”

  终于,闰八月初,召集诸将,谋攻长安,李亨对郭子仪说:“成败与否,在此一行。”郭子仪伏地叩首,宣誓道:“此行再若不捷,臣必死之!”于是先率朔方军东行,顺利收复武功。

  随即兵马元帅李俶带着行军长史李泌、行军司马李倓等,辞驾启程,与郭子仪会合,所聚各路唐军,也包括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号称二十万,浩浩荡荡杀向长安而去。李汲自然也跟随在军中,策马行进时,只见身前身后,山南水北,到处都是唐军的旗帜,仿佛一道道势不可挡的洪流一般。

  真是大场面啊,若在后世,即便全国人口和国家武装力量比现在要多十来倍,轻易也不会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来吧,就算电视里都瞧不到这般胜景——那年国庆阅兵,广场上才开过多少队伍?

  哦,若是加上观礼的和游行的群众,或许够了……

  总之,李汲油然而生一种身处大时代的激越感,就连呼吸都稍稍有些不匀,面颊上展露红潮。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一时半刻,他竟然以穿越做唐人而自豪,期盼此战可以马到功成,规复两京,重造盛世。

  只是晚间临睡前想想,大概只是受到气氛感染,靠集体意识点燃了内心的火苗吧——先不提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不过是士大夫悠游享乐的表面现象而已,如今有这般昏主在上,不用忠言,能够打胜仗就算祖宗保佑了,哪有四海升平的可能性呢?且即便真能尽快平灭安庆绪叛军,身背后还有吐蕃……

  李汲原本不怎么瞧得起广平王李俶,感觉这人只有“忠厚”一个优点,论起才能和志向来,比其弟李倓差得不可道理计——说不定过几年李适长大成人了,都能比他老爹强。可若是将之与李亨做对比……好歹李俶这几个月在帅府是用心做事的,成绩和效率暂且不论,劳苦总值得称赞;而李亨呢?每日居于深宫,听妇人、阉宦之言,政事多半交给宰相,军事则交给兵马元帅府……

  且若他真的“垂拱而治”,还则罢了,偏偏还不时插手军事,李俶没有他的命令,就绝对不敢率师出征……这混蛋还不如早点儿挂了,换李俶来做皇帝,好歹迄今为止,李俶还没有驳回过李泌的建言哪。

  不过也难说,或许这人啊,一旦做了独夫,大权在握,就会变质——谁知道李俶登基之后,又会怎样呢?君主制的弊端深入骨髓,那真是没法可治啊,偏偏以如今的社会生产力,中国传统君主制就算是最先进的制度之一了。

  也就李汲的灵魂来自于后世,才能洞彻其弊,换了个当时代的人,那是断然看不清的。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