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7章 书报亭_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甥崽,你明天不上课,晚上陪我喝几杯米酒......妈、玉琪,你俩也喝点......”

  各自洗完手,在堂屋的饭桌前坐下,小姨夫薛刚笑眯眯的从厨房提出来一壶温好的米酒。

  米酒和黄酒一样,喝之前温热一下,口感会更佳。

  外婆和小姨也不反对,于是除了两个小家伙之外,大家都边吃边喝,一家人难得的有了一种祥和的气氛。

  外婆和两个小家伙先吃完,随后就去了东厢房。

  萧白一边喝着米酒,一边听小姨和小姨夫两个人聊天。

  他觉得,小姨两口子的相处方式比较有意思,看得出来,五大三粗的薛刚同志貌似不当家。

  “玉琪,剧团的情况也不太好。现在拨付的经费在逐年减少,都说以后团里要改革,究竟怎么改,大家的心里都没有底。”

  小姨夫薛刚喝酒上脸,哪怕是几杯低度数的米酒下肚,马上就变成了红脸的关公。

  “哎,你们还好点。像我们建筑社已经半年没发过工资了,都不用等以后,现在就够呛。社里有技术的男人都跑外面挣钱,剩下像我这样的只能喝风。好了,外甥崽在这,咱们不说这些了。来,外甥崽,再喝起一杯。”

  小姨发了几句牢骚,适时终止了这个话题。

  她所在的建筑社是个大集体单位,眼看着就要凉了。她以前在单位搞统计,没什么手艺和技术。

  有手艺有技术的男人,出去以后总能找碗饭吃。小姨比较悲惨,一个月32元的工资都没了。

  而小姨夫薛刚一个月满打满算也就60元的收入,他还要管乡下的父母,一大家子人的日子的确过得紧巴巴的。

  “咳咳,满姨,有没有想过自己做点生意?我觉得吧,以后的政策会越来越好,干个体也不丢人。”

  萧白原本就打算找时间和小姨谈谈自谋出路的事儿,今儿刚好有机会,于是他就挑起了话题。

  纵观整个八十年代,虽然个体户和万元户已普遍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八十年前期,社会上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怎么看得起个体户的。

  从85年以后,也就是到了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个体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观念才逐渐有了改变。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开始给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各种限制松绑。

  1985年元旦,国家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也就意味着长期被包括粮票在内的各种票证捆绑的城镇居民,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粮食及副食品的逐步放开,制约人员流动的关键因素也就会慢慢消失,所以个体经济才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活跃起来......

  1985年,是整个八十年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