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把阿拉伯数字弄出来!_始皇家的好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蹲着跟一群匠人搞东搞西。

  最先弄出来的是游标卡尺。

  得益于始皇帝统一度量衡的原因,如今全国各地统一按照秦国度量衡为准,故而如游标卡尺这般的度量衡工具可以通用全国。

  秦朝长度换算也是十进制。

  一丈等于十尺。

  一尺等于十寸。

  一寸等于十分。

  秦朝时期一尺约等于23.1厘米。

  游标卡尺上最小的单位是分,也就是精确度最高能够达到0.231厘米。

  差不多两毫米左右的精确度,再低就做不到了,因为以现如今的度量衡工具很难再向下精确。

  因为这个时代钢铁冶炼技术太过于落后的原因,故而赵泗手里这个大秦时代第一个游标卡尺乃是青铜所制。

  熟练的推开游标卡尺,弄了个木头块夹住测量,一边测量一边给匠人们讲解原理和计数方式。

  ……

  结果赵泗又被这个时代的数学表达方式给为难住了。

  倒不是说这个时代没有数学。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乘法表了。

  而且得益于墨家一部分入驻大秦,实际上秦朝军匠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作为咸阳门户的蓝田大营的军匠。

  他们基本上都粗略的懂得一些数学计算,乘法表普及率也算不上低,问题在于数字,尤其是小数的表达和运算实在太过于麻烦。涉及到度量衡,换算来换算去给赵泗弄的脑袋都是大的。

  赵泗有点怀念现代的阿拉伯数字了。阿拉伯数字确实好用,这是不争的事实。

  赵泗干脆选择摆烂,让匠人们自己研究游标卡尺去,而赵泗自己则打算把阿拉伯数字以及各种公式弄出来。

  赵泗的数学水平并不高,也就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数学水平。

  微积分高数什么的压根不会。

  认真的说,度过了高三以后,赵泗的数学水平飞速下降,到出了学校进入社会,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上一辈子甚至有时候看到小学生的题都还得愣好大一会。

  但是放在这个人均水平加减乘除的时代,赵泗居然也能算一个数算大师。

  “想不到啊想不到……”

  赵泗在地上写出一二三四的简化版本。

  “你在写什么?”身后传来声音,赵泗不用扭头就知道是王离。

  “数字,一二三四……”赵泗开口解释到。

  “这哪来的一二三四?又是海外看到的?”王离没见过这如同鬼画符一般的一二三四。

  “行,都学会抢答了!”赵泗笑了一下。

  因为赵泗没那么厚脸皮说东西是自己发明的,又懒得解释,面对王离刨根问题的询问,赵泗一般都会推脱至海外见闻。

  问我怎么会的?环游世界的时候顺便学的。

  以至于应付的多了,王离都学会抢答了。

  “此数又有何等好处?”王离盘膝坐在一旁。

  二者已经算是朋友,相处起来较为随意,故而王离也用不着维持跪坐的正姿,只要不是双腿叉开中门大开就无所谓。

  王离好奇的看向赵泗写在地上的鬼画符。

  经历过食盐曲辕犁等……王离已经知道,赵泗一般这样蹲在地上捯饬,多半就是有好东西了。

  “好用!”赵泗笑了一下看着地上的阿拉伯数字。

  把阿拉伯数字弄出来,分数,小数,函数,方程式,以及各种公式,应该能够对古代数学造成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然,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玩意……他好学啊!

  (已检查,读者老爷帮忙再捉一下虫。)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