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李斯赵泗始皇帝三人组_始皇家的好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套地区,还是大秦经过多次深思熟虑和探讨以后才做出决定,认为值得花费一番功夫拿下来的土地。

  拿下来,得开发啊,得移民啊,得种地,得修路,得建城,现在可不是七国混战,拿下来一块土地都有现成的城池和开发好了的耕地,甚至还有道路和沟渠。

  以前打下来一座城池一片疆域,只要战损不是太多,总归是赚的,现在每往外扩张一步,都是在贴钱。

  军费,人吃马嚼的粮草,基础建设,移民……

  真要是红薯土豆玉米落在那群蛮夷戎狄手里,他们能够发挥一下主观能动力种种地,从渔猎游牧稍微向农耕靠拢那么一点,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定居模式,如果没有外部危机的话,定居以后他们就会开始修筑城池,铺设道路,形成农耕文明,并且形成统一政权。

  但是这是在没有外部危机的情况下,大秦还能等着他们安稳形成农耕文明和统一政权?

  等他们开始定居,生地转熟地,修建了道路和聚集地以后就是大秦摘果子的时候了,反而能够平白省了大秦的力气和成本。

  “如此一来,那倒是个好事。”李斯摇头笑了笑。

  尔后,李斯继续埋头思索自己的道路,开始自己的悟道之旅,而赵泗则继续补完迁贵令的初期预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啊!倘若要迁移贵族,光靠各地奏折志记,恐怕疏漏会有不少!”赵泗确实犯了难。

  迁移贵族可是个大工程,光是哪些人该迁移都不好分辨挑选。

  势,名,财,可是谁有势,谁有名?谁有财?

  难道仅仅依靠各地官府呈上来的奏折?仅仅依靠地方志么?

  很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要么大秦组建出来一批深入地方的官吏进行清查,要么就是亲自走下去。

  赵泗自己本身对于大秦地方情况几乎完全不了解,他压根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哪个地方哪个家族强大旺盛,该纳入迁移的标准?

  光是名额选定,对于赵泗都是一个极大的工程,哪怕有了李斯的辅助,也殊为不易。

  而且不仅如此,想要对贵族开刀,就必须对黔首放松,赋税徭役的口子不放下来就对贵族直接开刀是极其不明智的。

  大秦的民愤民怨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不是所有人都是军功爵的受益者,军功爵的受益者撑死也就几十万,可是遭受驭民五术迫害的黔首有上千万之巨。

  更不用说大秦一统天下以后的行同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经过地方贵族的歪曲和各种骚操作以后,黔首所受到的迫害。

  有些政策,大秦并没有针对黔首。

  譬如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但是最终落实地方的是贵族,货币和度量衡能动的手脚太多了,最后这股民怨也会落在大秦头上。

  “得亏始皇帝还活着……”赵泗叹了一口气。

  自从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