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0章 分配地盘_秦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投靠秦军的两部月氏实力差不多。

  “匈奴在漠北龙城附近还有一些部族,呼延茑带人逃亡那里,匈奴这个名号大概还会继续使用,这一来阴山南北便各有一匈奴,形成南北两匈奴的局面。”

  赵佗想到这里,淡淡一笑。

  他对于逃掉的北匈奴并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头曼已死,冒顿年纪幼小且还在东胡为质,没有雄主的带领,就凭漠北那些被打残的三瓜两枣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

  且伊韩邪带领南匈奴归附秦国,受到诸夏文化的影响后,这些匈奴人会和北边的那些同胞越行越远,最终成为秦人真正的附庸。

  赵佗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起,如何将南匈奴秦化,以达到对其真正的掌控。

  和亲?

  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让匈奴单于和诸多贵人之子,前往咸阳“留学”,学习诸夏文化,并用特殊的“教材”对他们进行洗脑,宣扬效忠大秦的思想。

  同时再对降服的南匈奴开放关市,用代表诸夏文化的商品渗入普通牧民的生活。

  如此南匈奴的上层、下层皆被套牢,被诸夏文化所影响侵蚀,南北两匈奴之间,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的差距都会越来越大。

  甚至会出现南匈奴视北匈奴为野人的情况,双方根本不会再有合流的可能。

  当然,这些只是赵佗的初步设想。

  其灵感来源于历史上汉朝的做法,等到回朝后他就会向皇帝上书,到时候有朝中诸多大臣商议,进行方案上的补齐,自然会更好。

  除了匈奴外,还有归附的两部月氏,赵佗也有类似的想法,用文化的力量,真正的让这些草原民族融入秦国。

  不过现在月氏人的作用,主要还是和伊韩邪的南匈奴形成相互监视的局面。

  赵佗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重新分配了草原上的势力分布。

  首先是投靠秦军的南匈奴,他们被迁徙到北河以南的套中平原。

  他们原本所占领的阴山草原,则被分给了贵霜部月氏。

  虽然这片草原被大火烧掉了一半,但贵霜的人口也不算多,刚好够他们使用。

  待到过上两年,这里照样是一片肥沃丰茂的牧场,贵霜翕侯对此还是比较满意。

  赵佗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让贵霜月氏挡在南北匈奴之间,不仅能阻止南北匈奴的相互沟通。在秦军离去后,如果伊韩邪起了叛逃之心,想要带人北上,那也得先过贵霜月氏这一关。

  同理,南匈奴被安排在“套中平原”,刚好夹在阴山草原的贵霜月氏,与贺兰草原的休密月氏之间,可以防止两部月氏相互勾结联合,并能同时监视两部月氏的动向。

  如此匈奴、月氏相互监视,相互制衡的布局,才能在秦军走后,保持这片地区的局势稳定。

  等到日后皇帝迁徙秦人实边,在这里设置郡县之后,秦人与这些草原民族为邻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