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7章 公子身份_秦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公子身份

  接下来,赵佗和几位公子、公主又聊了一些楚地的风物人情。

  那两位小公子说着说着,话题又转到那个叛徒熊启的身上。

  公子高说早晚要把叛徒抓回来打死。

  公子荣禄则说等叛徒抓回来了,他要对着叛徒狠狠吐口水。

  两个几岁的小公子义愤填膺时,赵佗却注意到扶苏几次欲言又止,神情隐现哀伤。

  赵佗若有所思,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他对扶苏此人也算颇有了解。

  这位公子并不傻,相反还很聪慧,在学习上颇有能力。

  只是,扶苏的性格中有着仁厚重情的一面。

  而昌平君和昌文君,对他的影响又太大。

  对扶苏来说,自他出生后,就很少享受过父亲给予的关爱和教导,时常陪伴他教导他的除了出身楚国的母亲外,就是那两位留在秦国,有意与他亲近的楚国公子。

  秦王政太忙太忙,他自即位开始,就面临重重危机,有太多的大事费尽了他的心力。

  长安君成蟜伐赵叛乱,嫪毐与帝太后谋逆,借着嫪毐之事扳倒吕不韦……再往后便是继承历代秦国先王的遗志,发动灭国大战。

  灭亡韩国,消灭赵国,征伐燕国,覆亡魏国,再到去岁的李信伐楚……

  大事一件接一件,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秦王政去处理,去掌控,去操心,哪怕他夜晚躺在床榻上,脑海里也依旧想着秦国的种种军国要事。

  他还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去关心自己的儿子?

  秦王政只有偶尔闲暇时方才想起扶苏,招来问对考校,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斥责居多。

  在这种情况下,已退闲在家的昌文君和有意参与的昌平君两人,便趁虚而入,以温和善意的面貌接近,以敦敦教诲引导着扶苏。

  他们甚至在无形中,还代替秦王政,行使了作为父亲应该尽到的一部分责任,教育。

  如此种种,日积月累。

  扶苏与他们之间的感情不可谓不深厚。所以,当他知道昌平君叛乱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发出“叛乱必有缘由”,甚至欲要为两个楚国公子辩护的声音。

  那一刻,扶苏并不是以“秦国公子”的身份为“秦国叛徒”辩护。

  而是对扶苏来说,那是两位他最尊敬的老师,甚至是某些程度上的“父亲”,他是从个人的角度,从一个十几岁孩子的角度来为两位最敬爱的长辈进行辩护。

  这就是扶苏性格中的情。

  但扶苏却没有认识到,以他的身份地位,不该说出那种话。

  他是秦国公子。

  熊启,则是秦国的叛徒。

  故此,扶苏那一日在殿中,彻底惹怒了秦王。

  赵佗见其神色颇为哀痛,再联想到扶苏与两位楚国公子的关系,就猜到大半。

  他本无意参与秦王政诸公子之事,至少现在不想也不愿掺和进去。

  但无奈扶苏和嬴阴嫚是同母兄妹,又对他颇为友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