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鹿鸣_秦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时他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站在大殿两侧的秦国臣子。

  站在殿内靠前位置的大多数都是些中老年人。

  赵佗估摸着,历史上有名的尉缭、姚贾、冯去疾、王绾等人肯定在里面,只是赵佗分不清谁是谁,他唯一认识的也就是昌平君、蒙裕、李斯了。

  “殿内的武将很少啊,怪不得历史上荆轲刺秦近乎成功。”

  赵佗若有所思,如今的秦国对外征战频频。

  秦王政十七年灭韩,十八年王翦杨端和攻赵、十九年王翦灭赵。

  今年上将军王翦更带着辛胜、李信、杨端和、羌瘣等一干大将屯军中山,随时可能渡过易水伐燕。其子王贲亦率军防备楚、魏。

  可以说秦国的武将大部分都在外面征战,殿上武人自然稀缺。

  文臣虽多,终归少了些武勇血气,面对刺客突袭,全都慌了神,这才被荆轲找了个空当,一显身手。

  不对。

  赵佗眼睛微眯,他看到一群老臣中站了两个青年,他们虽穿着文臣服饰,但身材壮硕,目中泛着精光,一看就是血勇锐士。

  似乎是感应到赵佗的目光,其中一人竟露出淡淡的笑容。

  不等赵佗深思,赞礼者已呼道:“燕国使者荆轲、高佗,拜见大王。”

  “外臣荆轲,拜见大王。”

  “外臣高佗,拜见大王。”

  赵佗跟着荆轲行拜见之礼,他头颅低垂,做出恭敬之态。

  但眼光不停上瞥,想要看一看那位千古一帝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秦王跪坐于帝榻上,身姿端正,腰部挺的笔直,背上负着一柄剑,但被身体所挡,看不清具体的长度。

  他的身上穿着庄重的绣有日月星辰的王服,头上冠冕垂下细细的珠旈,挡住他大半容貌,以赵佗的角度,只能看到他颌下长长的髭须。

  突然,这位王者似有所感,珠旈后,那双明亮锐利的眼睛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

  赵佗连忙低下脑袋,避开那威严的双眸。

  在这种庄严肃穆的大殿上,任谁也不敢直视王者的眼睛。

  好在拜见完毕,赵佗起身,虽不敢直视,但目光还是将秦王珠旈后的面容看了个大概。

  面无表情,不怒自威!

  赵佗不自觉的想起刚入咸阳时,所见的美丽少女。

  他忍不住腹诽:“这长得不太像啊,看来容貌是随母亲了。”

  就在赵佗胡思乱想间,荆轲已开口道:“外臣燕国上卿荆轲,奉燕王之命出使秦国,今献上逆贼樊於期首级,以及督亢之地地图,还请大王勘验。”

  帝榻之上,秦王肃然开口:“燕国既知天时,愿臣服于秦,献人献地,寡人心中甚慰。赐使者座。”

  谒者亦宣示“请燕使入座”。

  荆轲捧着铜匣,赵佗持着地图,按照指引落座。

  如同荆轲所料,他们两人的位置在最前列,与右丞相昌平君相对,光是这座位的安排,就可看出秦国朝野对燕国使臣的重视。

  但这恰好为荆轲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只要图穷匕见,荆轲就近刺杀,赵佗亦掀案而起,只需三步就能奔至秦王身侧。

  届时,秦国诸臣定会震惊当场,来不及做出反应。

  血溅三步,天下缟素!

  入座礼节完毕,秦国重臣无人开口,皆将目光放在荆轲和赵佗身上,等待王命宣示。

  很快,谒者高宣:

  “燕国进献叛臣首级。”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