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诈降,朱文正最后的机会_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章诈降,朱文正最后的机会

  “殿下的性格你是知道的,我也劝解不了。”严凌叹了口气随后抬眼,直视朱文正的双眸:“只有一个人可以救你。”

  朱文正沉默了一下,以他的聪明,当然知道这个人是谁。

  “写一封信,我会帮你带出去。到时候我再帮你说两句话,你按我的吩咐来,或许可以免于一死,官复原职是不可能,但是至少结局应该不会太过凄惨。”

  在昏暗潮湿的牢房里,朱文正从肮脏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咬破指尖,鲜血滴下。他就这么以衣为纸,以血为墨,一面流泪,一面书写,泪迹晕染了整块布,把血字都弄得有些模糊,显得格外凄凉。

  不需要严凌怎么吩咐,那上面尽是悔恨认错之语,表示永不再犯,同时还着重书写了当年父亲朱兴隆(即朱重四,朱元璋长兄)去世后他生活的悲惨,以及其母王氏带着他投奔朱元璋,亲人相见时的场面,又说见到朱元璋时有多么的兴奋(朱文正跟着他娘早年确实很凄惨),突出的就是一个可怜。

  对于一名政治家,其实卖惨是没有什么大用的。但是这封信却也不是给政治家朱元璋的。

  看完了信,严凌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不仅不会让他死去,连原先历史上的软禁也不至于。

  当然,要做到这些,光凭借这封信是远远不够的。

  朱元璋在创业早期的气量其实还是很大的,朱文正若不是以他亲侄子的身份做出如此叛逆之举,哪怕他再胡作非为,至少也不会让他动杀心,以至于要不是马皇后及时劝阻,朱文正差点身首异处。

  毕竟亲侄子都反你,这传出去,像什么话?中国古代宗族观念是极其浓厚的,比如说古代一些皇后上位之后,总是会向皇帝吹枕头风,帮她的兄弟封官,这是她为家族考虑的结果,可见宗族观念的力量。

  按道理讲,亲族应当是最忠心耿耿的,然而朱文正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这一点让朱元璋怒不可遏,非杀他不可。要知道当初陈野先先降后叛,最后也被“纵之还”了,对于亲族,一般上位者给个软禁,也算是很重的惩罚了。

  要是传出去,别人不得想,你朱元璋是有多丧尽天良啊,连你亲侄子都不愿意跟你了,这对他名声可是极其不利的,甚至往大了说,影响到了对天下的争霸。

  而严凌的办法,就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一切。

  他再度来到了吴王宫,却没有直接去面见朱元璋,而是先找到一个宫女,请他将朱文正的书信交付给王妃马秀英,这才拜见吴王朱元璋。

  当然,面见朱元璋之际,他将朱文正托他送信之事没有半点隐瞒地说了出来,同时把他之所以起如此心思的原因委婉地告诉了朱元璋,虽然说得有些隐晦,但是朱元璋还是听懂了,一时间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