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你赶紧求我啊!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昌甚至声称如果不是因为实验室的机器不达标早已经制造出30G左右的硬盘。

  这就很不好玩了。

  其实韩文昌是压根没想到库尔森会直接赶来明珠的。在他见来以IBM的技术储备,他的那篇论文已经足够库尔森消化一阵了,完全不需要如此急迫。

  毕竟巨磁阻磁头的商业应用可以说非常广泛,更是未来计算机技术升级的关键一环。涉及到的市场根据市场部门的评估,大概超千亿美元。

  没错,华夏的基础工业薄弱,但是美国那么多的盟国在这方面可并不弱小。比如华夏周边的国家,日本、韩国、甚至台岛,都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口最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如果有人抢在IBM前面跟韩文昌合作,并在极短时间内得出成果,那IBM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不说,之后更是可能将很大一部分市场甚至全部市场分润出去。

  所以在见到韩文昌之后,他甚至来不及感叹韩文昌的年轻有为,便严肃的问出那句话。

  最早研究巨磁阻磁头技术可没有好骄傲的,人家也不会因为你最早研究就高看你一眼,大家公认的是谁先拿出成果,并拿到关于这项技术的种种专利。

  这种情况下,让库尔森怎么可能坐得住?

  库尔森对IBM的研究进度非常清楚,巨磁阻磁头技术的商业应用能不能研究出来?当然能!库尔森很确定他们的研发方向是对的,这是有理论基础的,但是即便他们紧赶慢赶,起码也还要一年时间才能出成果!

  这一年时间还是最乐观的估计,其中涉及到一些材料的应用需要试错,这需要耽误的时间就长了。就算耗费个半年的时间也并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便是两年之后才能出成果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这当然也是实情,韩文昌的确没有吹牛。

  天知道韩文昌曾经解剖过多少块磁盘,而且还是巨磁阻磁头技术早已经运用成熟之后的那些大容量硬盘,不管是机械硬盘还是后世发展出的固态盘结构早已经烂熟于胸。磁盘内部是什么样的结构,磁头该如何处理,只需要一个CAD软件,他便能将整个结构图完整的构建出来,在指点一下该使用什么材料,借助IBM实验室中世界最先进的机器,制造一块30G的硬盘还真不算什么难事儿。

  毕竟现在已经是1995年,IBM对于巨磁阻磁头硬盘技术的研究基础,加上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本就早已经达到了能够量产这种大容量硬盘的要求,现在所缺的只是临门一脚。

  如果真的有一块成型的巨磁阻硬盘给IBM拆开研究,估计不用一周,IBM的实验室就能反向研究出巨磁阻硬盘所有的技术难点,并重新制造出一块最新的硬盘。

  韩文昌虽然没有这么一块硬盘,但是他的知识储备甚至可以帮助IBM跳过反向研究巨磁阻磁头硬盘的过程,直接指导他们在实验室内生产出这种硬盘,这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所以牛皮韩文昌大可以往大了吹,这也是为了接下来的谈判定下基调。

  你赶紧求我啊!'

  但韩文昌不知道库尔森的苦衷。

  阅读大国重芯最新章节峡*谷\小\说*网xia\gu。^o^r^g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