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林家出继子72_红楼之我本凉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前是一个大筐,用土布遮得严严实实。忠顺亲王小心翼翼地揭开蒙着的布,出现在林明安面前的是......红薯,与现代社会里所见的差别不大,就不知口味如何了,林明安暗想道。不过,就算滋味略差,只要能种出来,填饱肚子应该没有问题的。

  忠顺亲王喜滋滋地告诉林明安,自从他开出了重赏之后,各个西洋、南洋、阿拉伯的商人们都趋之若鹜,争着去寻找林明安口中描述的高产粮食。本来他听说这粮食是西洋人远航带欧罗巴的,特别关注那些西洋商人。结果,却是一位南洋商人先献上的,说是无意间从欧罗巴商人处得到的,见那粮食与你口中的红薯颇为想像。当地的官员不敢怠慢,用快马赶着给送来了。只是,他留下的也不多,想要各地分去种植,那是不够的。

  “没关系!”林明安倒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寻到红薯良种,他本来琢磨着海路漫长,变数也大,而且这时欧罗巴大陆好像也没有大规模种植,说不定三五年也寻不到。他倒是不急,耐心地等着,播下一粒种,早晚要发芽的。

  “王爷,那不如就种在京城周围的皇庄里吧,分别栽种在不同土质的田地了,这样做个实验,看哪种更适合红薯生长。”林明安忆着前世的知识:“红薯不算正经主食,论口味来说,老百姓可能更喜欢米麦。吃多了,会有些烧心,也不如米麦抗饥。但它耐旱耐瘠,很好养活,不挑土质,而且产量高,一年两熟,一亩地能收三五千斤,好的田地可以达到六千斤。农人们如果屋前房后的种上一些,搭配着正经粮食吃,也挺好。逢上灾年,地瓜是可以活命救人的。”

  忠顺亲王听了大喜,笑道:“有这些优点,那就足够了!你知道内务府下的皇庄,粮食收成是多少?我告诉你,上田种水稻,产量是两石,中田和下田就更少了!若是小麦,更只能收一石多!当然,田地里还会套种些杂粮豆子之类。普通农人,就是在正常年景,也不能豪爽地放开肚子□□米白面,大多混着杂粮食用,日子还可以维持下去。可若是逢上风不调雨不顺的灾荒之年,那卖田卖地,卖自身儿女的,比比皆是。连朝廷都难为得紧,皇兄也一直为此忧心!若是实验的结果如你所言的那般,林明安,咱们的功劳就无人能置嘴了!”

  “不饱肚子,尽可以多吃一些,反正它产量高。口味什么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忠顺亲王不在意地道:“没有吃食时,谁还讲究这些?”他淡淡地说出冷酷的话语:“总比吃野草树皮、观音土好吧,也比做个饿殍强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