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章 最后一课_这本小说很健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猛人。

  “你好!”听到李三笑的身份,汪润也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毕竟曾经都有圣衔的作者来听她上课,更别说这个还没有进入圣衔的李三笑了。

  “今天我要带大家赏析的是这首名叫《观沧海》的诗歌,他的作者称它为乐府诗,我先给大家念一遍!”汪润一边将观沧海投影到了身后的电子屏幕上面,一边用富有感情的声音,将整首诗给念了出来。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不得不承认,汪润在诗歌上的造诣确实是极高的,再加上她已经通读了三国演义,知晓了曹操在写这首诗时候的心境,所以在诵读的时候,已经完全融入了她自己的感情。

  同时,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体会,那就是当自己看到一首古诗的时候,哪怕根本不知道这首古诗背后有怎样的故事,甚至有些生僻的典故也看不懂。

  可是当读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能够本能的感觉到英雄早逝的那种悲凉。

  再读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时候,就能够感觉到那种“无可奈何春去也”的无奈。

  再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也能够感受到那股冲天而起的豪迈,这就是古诗词特有的魅力,只要是能够熟练的掌握汉语的人,都能够通过古诗词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心灵震动。

  所以当汪润对着教室里面的众人念出这首《观沧海》的诗歌的时候,哪怕众人从来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甚至也看不懂里面的很多词语,比如碣石是什么,竦峙又是什么鬼,可是当日月与星汉齐出的时候,那种仿佛看到整个星空从大海里面一跃而起的震撼,依然让众人的心脏都在不断的跳动。

  汪润之前也给他们分享过许多经典的诗歌,但从来没有一首诗歌能像现在这样,让他们震撼不已。

  而接下来汪润开始给他们逐一分析每一句的含义,解释说这一位将军,率领军队抵达了大海的边界,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所迸发出来的豪迈之情等等。

  汪润的文学水平确实极高,一首观沧海被她说的牵动了现场无数人的情绪,以至于最后,整个房间里面的空气似乎都在震动。

  “文脉鸣条!”不少作者忽然惊呼道,原来房间里面的空气真的在震动,而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签约作者们体内的阅文之力,开始同时共振,最终产生了文脉鸣条的现象。

  “这不是签约作者共战的时候才会发生的现象吗?怎么在课堂上发生了!”有作者惊呼道。

  “除非这首诗同时牵动了所有人的情绪,让所有人的情绪都处在同一个点上,从而同时振动所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