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民营工业(二)_唯一战胜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锦山不知道,他这个选择成就了他曰后的传奇。

  后人撰写《工业大王刘锦山》一书时认为,刘锦山之所以能成为工业大王,不仅仅是因为他具备一个实业家的能力,还因为刘锦山在共和国事业草创阶段为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为什么他事业的数次危机中,都有共和国缔造者对他施以援手的原因。

  ……

  因为工业刺激政策的下达,陆续来申请技术、设备支持的人也增多了,有做家具的,有想开火柴厂的,有想生产小五金的,各种各样的工厂陆续开了起来。

  不过这些工厂的规模都很小,夏钧给他们兑换设备只用掉了一百多万积分。

  十月底刘锦山从厦门拉来了一个罐头厂老板,这罐头厂老板叫黄廷元,是厦门淘化罐头厂、大同罐头厂最大的股东。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2年,黄廷元等人合股在厦门先后创办淘化罐头厂、大同罐头厂,生产菜心罐头、酱瓜罐头、杂色酱菜罐头、豆豉罐头等酱菜类罐头,年产量为400吨~500吨。主要供国内消费,部分销往港、澳及东南亚各地。

  淘大食品是后世香港主要食品制造商之一,而这时淘大食品才刚诞生三年,在厦门兼营牛奶生意。

  刘锦山此时办了个纺织厂,又办了个茶厂,此时手中资金不太够,因此找来黄廷元,并与夏钧游说,想合资办厂。

  夏钧知道黄廷元是淘大食品的前身的开办者,自然是意动。

  三方磋商了半个小时,夏钧出设备与刘锦山、黄廷元一起办一个马口铁制造厂,一个罐头厂,夏钧占30%股份,刘锦山与黄廷元各出5万银元,黄廷元占40%股份,刘锦山占30%股份,黄廷元为董事长。当然夏钧手上还有一个鸡肉罐头厂,不过股份全是他的。

  福建可以做罐头的材料很多,蔬菜、水果种类繁多,而且夏钧投资了肉鸡、肉猪、肉牛的培育基地,以后这方面的罐头也可以做。

  罐头食品也是军粮,夏钧目前已经取消了炊事班的建制,就是直接用罐头养军队,罐头食品的营养并不会流失多少,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而且十分方便。再则罐头品种繁多,也可以提高士兵的饮食质量。

  随即黄廷元又考察了夏钧的养牛场、养鸡场,心中很是热切。

  黄廷元显然只对经营食品方面感兴趣,而刘锦山则是东打一耙,西打一耙,看到有钱赚就钻进去,还没有选好专一的路线,但却十分有头脑,拉着黄廷元过来马上敲定了一个罐头厂的生意。

  由于夏钧在福建施行关税保护,加上他又肯出设备,许多乡绅富户纷纷将银行中的钱取出,到夏钧那里买设备。

  夏钧不知道这些工厂最终有几家生存下来,所以只是卖设备,和他们合股办厂的例子很少。

  也有一些人是从建州银行贷款买设备的,之所以敢贷款,那是因为李盛国这小子最近把银行办得不错,这小子手段十分卑鄙,已经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在福州整倒了两家钱庄,一家银行。

  李盛国常用的手段就是先借钱,向对方借大笔大笔的钱,然后马上散布对竞争对手不利的信息,最后引发挤兑,使得对方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

  不过个把月,这小子像搅屎棍一样,就把福州的金融市场搅得混乱无比,不过建州银行却在混乱只持续壮大,银行存款持续上升,吸纳资金已经达到七千多万元。

  ————

  第二更到了!票票支援啊!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