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卷 大结局之我主浮沉 后记 历史迷雾之阴夺宫人子_六朝纪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投向了周贵妃。

  周贵妃思忖片刻便恍然明白了,她立即跪在孙太后面前,“是儿臣连累了母后!”朱见深见自己的母妃如此说,更是似懂非懂。

  周贵妃面冲儿子问道:“皇儿,你说此话是从何处听来的?”“是钱母后与父皇说的!”朱见深老实答着。

  周贵妃叹息道:“痴儿,你仔细想想,若是以后你媳妇跟你说,你不是母妃亲生的,你会如何想?”朱见深愣住了,“怎么可能?我的媳妇?现在在哪儿?母妃生我育我之时,她还不知在哪个娘的肚子里呢,她怎么会知道?”朱见深快人快语,倒把孙太后逗笑了。

  周贵妃也笑了,“母后,果然是臣媳连累您了!”朱见深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传闻的真正内因。

  如今自己的母妃因为母凭子贵而被封为贵妃,又深得皇祖母垂爱,在后宫之中的声望与威信显然超过了父皇的元配钱皇后。

  钱皇后担心她自己会得到与胡善祥相同的命运,这才想办法离间诬陷皇太后的。

  如此一举数得,一方面离间了太后,再者令母妃在宫中失去这柄保护伞,三来还可让父皇明白,母以子贵废后而立宠妃的种种害处,这样才能最终保全她自己。

  这样阴狠的心机,朱见深实在不齿,遂说道:“皇祖母,既然钱母后如此诽谤于您,又离间父皇与您的恩情,为何不召父皇言明事实,重重处置于她?”孙太后目光悠远,淡然说道:“孙儿啊,这世上的事,并不是对的就要奖,错的就要罚。很多时候不得不混沌处之。那钱氏,心胸不大,心计不少。只是这些年来,伴在你父皇身边,也算尽心。如此种种,只为自保,也掀起不了多大的风浪来,如果此时哀家召你父皇前来言明真相,一则,恐有越描越黑之嫌;二则,也令你父皇为难,若是废了她,毕竟是患难夫妻,有累圣德。罢了,罢了,随她去吧!”朱见深点了点头,面上微微踌躇了片刻,仿佛最终释然。

  他走上前去紧挨着孙太后坐下,像儿时那样倚在她的怀里,像在撒娇,神情却十分凝重,他低声呢喃着:“皇祖母,您会永远守在我身边的,对吗?”孙太后搂紧怀中的英俊少年,目光有些悠远,唇边浮起淡淡的笑容,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天顺六年九月四日,孙太后在仁寿宫清心斋寿终正寝,享年六十三岁。

  同年十一月初三,孙太后袱葬景陵,与宣宗皇帝朱瞻基实现了生则同眠、死后同穴的誓言,也成就了这段真实记载于大明史册中感人至深的帝后情缘。

  历史上关于大明宣宗皇后孙氏的记载。

  孙氏,山东邹平人,幼有美名。

  父孙忠,永城主簿,母董夫人,兄孙继宗。

  永乐八年(1410年)经仁宗后张氏之母彭城伯夫人推荐,孙氏初入东宫专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