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6章 这就是我的想法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盘的ISU152诞生,而不是ISU152的投产促成了IS2项目的完成,二者的因果关系不可前后互换。

  究其根本,ISU152只能算是为了节约生产资源,而使用IS2重型坦克底盘改造得来的变形车之一。

  如果说为了维持ISU152的正常生产,而强行保留IS2生产线,进而影响到新式的IS6重型坦克提升产量的话,那可就有些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毕竟保留一条老的生产线,对于更重要的重型坦克产量可是影响很大的。科京这边的第一优先要务是保证IS6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并提升产量,而不是保ISU152这种上一代主力重型坦克的附属项目。

  所以在展开基于新一代主力重型坦克,也就是对IS6的车体底盘加以改造,从而得来新型自行火炮的项目研究,用以替代上一代ISU152,作为同等作用但却是更强力新装备的同时,余下那些还没用完的IS2底盘本应该继续用以维持ISU152的再生产工作。

  但当IS6变形版本的新式自行火炮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之后,科京就不大愿意把车里雅宾斯克厂宝贵的自行火炮产能,继续浪费到已经可以确定是不如新型自行火炮的上一代老车身上来,把宝贵且有限的产能,拿去生产作战效能更高的新式自行火炮明显要更好。

  那么问题来了,这批不大受科京待见的老IS2车体底盘咋办?总不能让它们搁这儿睡大觉吃灰吧?那叫浪费祖国宝贵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源,科京作为领导是要担大责任的,NKVD那帮人要是查到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至于回了炉炼钢那就更费事,科京可不想背后被人戳脊梁骨骂这是让工人同志们白干活,白白浪费宝贵的生产力结果最后啥也没生产出来。

  这也不是、那也不行,那咋办呢?

  科京想来想去决定请大神帮忙,看看马拉申科这个脑袋里总是装着无限多奇思妙想的家伙有啥绝活儿,兴许他能像以前一样轻松帮自己解决难题。

  也是听科京这么一说,又顺着科京眼神示意的方向一瞅,看到了躺在工厂车间角落里那堆排成一排的IS2重型坦克底盘车体,马拉申科也就基本把困扰科京的难题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

  至于这难题的解法和具体咋办,老早以前就揣着个大胆创意的马拉申科也是正巧赶上了,寻思着不妨就趁这个机会给科京一说算了。

  “这个,我觉得挺好解决,刚好我有个想法你听听看能不能行。”

  科京和马拉申科边走边聊,一语不发、只是侧耳专注的科京显然是在等马拉申科接下来的话语。

  “就拿我们师的情况来说吧,我们师拥有能满足现实需求的高机动炮兵火力,尤其火力爆发性极强的喀秋莎非常好用,很多时候都能帮上大忙,瞬间就能重创德国佬的阵地,为进攻开道。”

  “但是有一个问题,喀秋莎的精度不好、还只能后方曲射。如果我想要在部队已经靠近德国佬的阵地,但却遇到顽强抵抗,得再来一波火力急袭支援打开局面的时候,喀秋莎就做不到。这大概率会误伤到我们自己人,根本不敢开火,让部队先撤下来再让喀秋莎开火又本末倒置了,进攻途中付出的伤亡可就都白费了,实战中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了。”

  “精度不好的问题好解决,只要离得够近、能视线内直瞄射击,那就不存在精度不好的火炮一说。但喀秋莎的卡车底盘没有任何防护,根本没办法开到一线上去伴随进攻、抵近直射。”

  “我的想法很简单,科京同志。我想要一款具有重型装甲防护,还兼具喀秋莎强大爆发性火力,可以和一线重装甲部队一起伴随进攻的突击火箭炮。并且她的口径最好要比喀秋莎更大,我想要她还兼具对坚固防御工事的攻坚破坏能力,能完成连ISU152都办不到的任务,这就是我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