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九章 地圆学说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部分臣子听得一脸懵,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石见银山。

  少部分,尤其是礼部的官员知道。

  礼部尚书陆瑜出列,“陛下,石见银山目前产银量不过区区十余万两,为了这么一座小银矿,而要投入数倍财力去打造南海舰队,臣以为不妥。”

  朱见济略有疑惑的道:“十余万两?”

  不对啊。

  石见银山是日本战国末期最大的银矿,年产量应该在两百吨约百万两左右,这是后世书籍上明确记载的资料,朱见济在论坛上见过。

  为何才十余万两。

  旋即恍然,现在日本还是战国初期,炼银法技术不够,没法大规模开发。

  继续道:“那只是现在而已,石见银山的银矿储量,只要我大明使用先进的炼银法,别说十余万两,一年甚至能达到数百万两!”

  新的长度、重量单位的改革,还在进行中,尚未推广天下。

  所以朱见济没说“吨”。

  其实他数百万两的说法,和后世的年产两百吨有点差距,所以又立即道:“但如果咱们最大限度的开发石见银山,年产千万两白银也是可以的!”

  对日本的资源掠夺自然要穷尽手段,只要它有的,老子就敢在统治它的这段岁月里,把它所有值钱的矿产资源给挖光!

  最后实在挖不光的话,老子给它毁了!

  对日本,无须任何仁慈。

  千万两白银!

  满堂哗然。

  别以为一年千万两白银很少,这几乎已经是大明当下一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了,如果往前推一些时间,那就是大明国库一年收入的一半!

  如果陛下说的是真的,为了石见银山,别说强化南海舰队,哪怕是为之再打造一支军队去征讨日本,也是完全划算的事情。

  可陛下说的是真的?

  陆瑜还想说什么,户部尚书陈循已经出列,“臣以为,陛下之策之本意,不是为了石见银山,而是为了剪除伪大顺朝的余孽!”

  文武百官:“……”

  陈尚书你认真的?

  说什么不是为了石见银山,你这态度分明就是本来觉得打日本不划算,结果听说有钱,又为了节操的解释说一句“实在是对方太有钱了”。

  陈循才不在意大家的看法。

  他现在很快乐。

  大明开国以来,历任的户部尚书都是个苦差事,因为没钱。

  最惨最苦的是永乐大帝朱棣的户部尚书夏元吉。

  但陈循不一样。

  尤其是这一两年,虽然国家开销大,但户部国库是真有钱,用了又有,他这个户部尚书根本不用为钱发愁。

  最直接的一点,仅是户部下属的大明银行的金库里,就堆放了数千万两的黄金白银,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虽然这个钱一般情况下不能动。

  毕竟这钱是大明宝钞的保证金。

  但保证金也是钱!

  真要到了关键时刻,也是可以拿来用的。

  再者……

  大明目前的财政状况

  请收藏:https://m.mjm8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